Tag Archives: Children

玩具店

  當媽媽前朋友已經預告我,有了孩子後東西是幾何級多起來的,買東西前要想清楚,特別是玩具。 「幾何級多起來」這概念對新手父母來說很抽象,直到有了孩子後才慢慢體會到物件的威力。聽取朋友意見,買玩具給兒女時都會比較慎重,但是家裡的玩具數量還是與日俱增,房子轉眼間便變成小型遊樂場。 某年在香港,妹妹說要帶兩個外甥買玩具,一行三代人,浩浩蕩蕩的操進大型玩具店,小兒很快便挑了一個機動恐龍,肯定的抱在手裡等著在慢慢挑的姐姐。等候期間當舅舅的二哥發現另一款有趣玩具要買給他,小兒直截了當的說:「一個就夠了!」 怎也不肯要第二件,媽媽和二哥對他的反應感到驚訝,那時他還不到四歲。 每年生日和聖誕節兩個孩子會把願望寫起來,我跟外子都會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女兒多數要書或益智遊戲;兒子則是玩具車、模型等等,按兒子的說法就是些「好勁嘅嘢」。 兒子看了電視廣告,想要一艘海盜船,我跟他說可以買來做他五歲的生日禮物,於是帶他到百貨公司看看實物,以確定是他想要的。兒子對海盜船一見鐘情,拿著目錄冊回家,很安心的等待著生日,但那是三個月後的事情。 此後每逢路過這百貨公司,我們都會到玩具部看看那艘海盜船,看飽了就帶著他的心願滿足的離開,前前後後不知看了多少回。那年兒子的生日是在星期一,之前的一個星期六我們又來看一回,心想星期一要上班比較忙,不如今天就買了,可以省回時間,況且能夠提早拿到禮物,小孩一定高興。誰不知兒子不願意,一定要等生日當天一起來買,任憑我怎樣引誘他,他也不願意。好傢伙,我也佩服你! 小時候擁有的玩具不多,印象最深的兩款玩具是一盒波子跳棋和一盒釣魚遊戲。 還記得這兩盒玩具是在中環皇后大道中的大華國貨公司買的。 那天實在是罕有的一天,爸媽工作忙碌,能夠一家人一起逛街已經離奇,到了玩具部,我們以為跟慣常一樣,看一下便回家,不知為何爸爸竟然說可以挑選玩具,而且一買便是兩盒。那天爸媽心情特好,回家後與我們四兄弟姐妹一起玩了很久,那是我童年印象中特別快樂的一天。 玩具玩具!勾起我好多回憶皆因兩件事: 著名的玩具大型連鎖店「玩具XX城」在2018年3月15號宣佈把美國八百多間零售店結束,世界其他地區的零售店則轉賣出去,七天後玩具店創辦人Charles Layarus在3月22日逝世。 平常坐地鐵上班都會路過一玩具老店,幾星期前發現他關門了。我下車拍下幾張照片做紀念,看一下貼在櫥窗上的告別文,才知道這店是有七十年歷史的小型家庭生意,繼承父母生意的店主作這決定時一定很難受,還有告別文是寫在3月31日。 時代在變,只能接受。 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還會不會玩拼圖遊戲、積木、煮飯仔、水槍、吹泡泡、大富翁等等,或許將來要在博物館才可看到這些玩具了。 釣魚遊戲,女兒兩歲時生日禮物,跟我小時候玩的差不多。   波子跳棋。X年前從故鄉帶來,盒面還有價錢貼子,十一塊半港幣, 結合不到1.2歐元。    消失的玩具老店。 不難想象,店主寫此簡單旳告別文時,心情是何等複雜。 收藏至今超過二十五年的英文版大富翁。        

Posted in 童年往事, 隨想, 親子篇, Uncategorized, 兒女篇, 小孩子, 德國生活, 教育, 昔日香港 | Tagged , , , , | 1 Comment

少年十五二十時

幾年前我還在讀《足球小將》漫畫作睡前故事給兒子聽,昨天這小子竟跟我談起平行宇宙、討論TuPac歌詞的隱喻,還跟我說生命其實只是一場巧合。 「你怎麼證明我們現在不是在做夢?」兒子說。 「我們最後不是都要死!從出生到死亡其實發生什麼事情都是無所謂的,最後都是散掉。」年少輕狂,好大口氣呀! 或許你是對的,生命可能只是一場巧合,因為宇宙本來就是空蕩蕩,無底黑暗是他的本性,生命不知從那裏跑了出來。但是生命也是一段曲子,我們生存不是什麼都不做便跳到最後那個和弦。我們會說玩音樂,英語會説 play the music、play the piano,德語也是Klavier spielen,可見各處人家意見一致。從出生的第一個音符到終結的那個和弦是玩出來的,好一個「玩」字,道出生命該是充滿樂趣,這是Eckhart Tolle 對生命打的一個比喻。 生命也可以是一場舞蹈,從開始到完結,時快時慢,旋轉、跳躍、或輕或重的舞動,變化出無限的動作組合,獨舞、群舞自由選擇。當然你可以選擇從頭到尾獨自站在台上不動,若這是你有目的選擇,旁人也不能左右你,過程感受是自己的,這個實驗作品完成了,下個作品又嘗試新玩意。 創作人生,不為結局,順流而去,享受過程。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隨想, 親子篇, Spirituality, Uncategorized, 小孩子, 教育 | Tagged , , | 2 Comments

為人師表還是誤人子弟

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就如一件好的藝術品,不是生產出來的。 普及教育需要大量老師,原本一件受人敬仰的藝術品,變成工廠大量倒模的廉價製成品,不是看不起現在的老師,而是不同意老師被降格了。老師的品質是要用社會上最好的資源去滋養,有好品格及修為的老師才能培育出有質素的下一代,還有年青老師對教育和培養小孩的那團火更為珍貴,幾多年少有為充滿熱情的老師都是得不到支援,壓力下不出幾年便被打沉了。 自己也當了三十多年老師。十六歲當上我老師的助教,十七歲時老師已放心我一個人帶班當起小老師來。雖然年少,但當年的家長們對我還是客客氣氣,很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學生們也很尊重我這個小老師。 我很嚴格但我不會罵孩子,做不好的動作我會不厭其煩的解釋,也要求孩子重複再重複,直至做到為止;還有我勝在記性好,上一堂課那個孩子那個動作未做好,下一堂回來我會繼續追擊,孩子們知道逃不掉,所以課堂上都表現得規規矩矩,學習也認真,而且對我也很信任,課餘跟我有講有笑,還常常送我畫作及小手工,甚至學校裡、家裡的小秘密也會跟我分享, 年少當老師經驗不多卻有一腔熱情,每一堂課我都準備充足的教材,也記錄每一班每一堂每個小孩的進度,絕不偷懶。多年前還是用錄音帶的年代,一天七、八堂舞蹈課我會帶上十幾盒卡式錄音帶、錄音機,背著一個大袋,裏面裝著舞鞋、舞衣、筆記簿、課上用的學習道具等等,跑遍香港、九龍、新界。雖然天天跑來跑去,但年少力壯,一點也不覺攰,當時只知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做得更好,腦中也只有舞蹈和學生。 我很尊重且感激每一個我教過的學生,因為她們每一個都是令我進步的媒體,在她們身上我看到每一個個體的不同,而每人學習方法也不同,也逼使我想出更多不同的方法出來,因材施教是我多年下來的體會。 師傅、知識是要去求不是被人硬塞的。 來德後,發現香港的小孩和歐洲的小孩文化上和學習習慣上不同而要作教學方法的調整,這也不太難,多看其它老師的課,多了解當地文化,多看多想,慢慢也能掌握到竅門。反而一代一代的小孩和年輕家長們態度上的變化,令人心灰意冷,更令我打起退堂鼓。從前對老師的尊重變成對老師有過分的要求; 女兒學不懂是老師的錯,嚴格一點又被家長投訴,說我弄痛她的女兒,試問壓腿那會不痛的?還有動作做不好要求重做小孩會給你臉色看,辛辛苦苦安排演出會因為參加同學生日會而缺席,我相信這不是什麼文化差異而是新一代自我意識高,「我」最重要,我、我、我、比什麼都大。 用心教學多年下來不是身傷就是神傷,要不是真心喜歡小孩也絕不會堅持到現在。我知道有不少學生是認真求教的,明白事理的家長也很多,只是作為一個負責的老師,我不能帶著一個疲憊的身體和心神去面對我的學生,所以年前把大部分課堂推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休養好自己:吃最好的蔬菜、吸最甜的空氣、讀有益的文章和書本,練琴、寫文、靜心,還有下田種菜,融入大自然好好生活。 我沒有偷懶,我只是認真生活,進德修業,為將來的學生和未知的任務做好準備。     Be my Civic Liker, buy me a coffee for my work every month. https://liker.land/jamiehonairport/civic?utm_source=dashboard&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sponsor_link_cta

Posted in 舞蹈教育, 芭蕾舞, 隨想, Uncategorized, 小孩子, 德國生活 | Tagged , | 5 Comments

我有一生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星期一 兩個孩子在昨天音樂會上的表現不過不失,老師對他們也挺滿意。 在德國的小孩大部份都會彈奏一種或以上的樂器,每所學校都有自己大、中、小樂團和合唱團,就是最最最沒音樂天份的,在小學裏都一定會吹奏木童笛。這裏更沒有級別考試,頂多是一年一次的音樂會,可以說是豪無壓力下去培養自己的興趣。 兩個孩子音樂天資中上,我常常跟他們說,天外有天,你覺得自己彈得好嗎?比你好的人比比皆是;你覺得自己彈得不好嗎?彈得比你爛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不用跟人比較,應該跟自己的心去做。 女兒一年前主動在教會的週日彌撒當伴奏;兒子不喜歡古典樂曲,卻能坐在琴前個多小時即興彈奏;心情到時,更會拿起結他和坐在琴邊的姐姐大合奏,和平時爭拗的情境簡直成強烈對比。 沒要求也沒想過他們會成為什麼音樂家、藝術家,只想他們有一個終生的嗜好。既然是終生的,也就不用急、不用趕,他們有一生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早餐:木瓜香蕉Raw Oats drink 午餐: 蘋果香蕉Raw Oats drink, 兩個柿子 下午茶: 梨一個 晚餐:清灼波菜(41度溫水浸5分鐘),三個柿子

Posted in 生機素食, 音樂, Raw Food, 小孩子, 德國生活 | Tagged , , , , , , , | 3 Comments